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结果分析中...

成果/Result

已选条件:
  • 收录类型=北大核心x
  • 人物=董颖x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5

视图:
排序方式:
共1页<< <1> >>每页显示条目数:
《盲山》为何而“盲”——一场对现代文明的反思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电影评介》  2015
关键词:现代文明  热门词汇  李杨  黄璐  德诚  白春  个人遭遇  法律意识  李青山  知识女性  
摘要:网络打拐是2015年的热门词汇之一,在这种社会热潮下,一部拍摄自2007年的电影《盲山》再次被热议。《盲山》由李杨导演,黄璐主演,将批判的眼光投向了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人口拐卖,该片讲述了大学毕业的白春梅被拐卖至偏...
人物塑造、意象设置、超长镜头——解读电影《路边野餐》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电影评介》  2016
关键词:艺术电影  长镜头  人物塑造  野餐  解读  设置  意象  电影节  
摘要:《路边野餐》,这部由毕赣担任编剧、导演,陈永忠主演的艺术电影,在国际影视界刮起了一股清新的文艺风。该片在各大电影节拿奖拿到手软,导演毕赣豪言是自己的电影去给电影节颁奖,而非电影节给自己的电影颁奖。这部在国内外获奖无数的电...
余华的写作观念转变与借鉴对其作品中人物主体性的影响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芒种》  2012
关键词:主体性  余华  小说创作  写作  长篇小说  叙述者  川端康成  卡夫卡  前期小说  作品  
摘要:余华自《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受到了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长时间的关注。大家一致认为,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个转向:由原来的先锋转向了传统,而这个转向又引起了评论界的极大兴趣。不管如何评论,大家习惯将余华...
论阎连科小说中的恶魔性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中文系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  2008
关键词:阎连科  恶魔性  历史现实原因  
摘要:阎连科小说中描写了大量的恶魔性现象,本文试图立足于阎连科的小说,放眼历史、现实和现代文学艺术领域,挖掘其小说恶魔性因素大量涌现的原因和意义。
从《孩子回国了》看“话题先行”电视剧的创新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当代电视》  2016
关键词:剩女  艺术表达  生活境况  大众化时代  求学过程  生活成本  出国留学  让国  情感联系  富二代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层次转型,各种新的社会现象、新的人群不断涌现。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工人开始,农民工、留守儿童、蚁族、蜗居、剩女、独生子女等话题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电视剧工作者也紧跟步伐,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创造性再现...
文化纪录片《二十四节气》的创新性开拓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河南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创新  节目设置  传承模式  文化价值导向  
摘要:文化纪录片是一种借助一定艺术手段来表现文化真实的艺术形式。既要最大程度还原主观性较强的文化的本质,又要保证表达方式的艺术特色,这就对文化纪录片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不小挑战。由中国气象频道推出的文化纪录片《二十四节气》在网络上...
余华的个人生活经验对其作品中人物主体性的影响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
关键词:小说家  《在细雨中呼喊》  《许三观卖血记》  童年记忆  主体性  许三观  人物形象  
摘要:什么是人物的主体性?"主体(subjectivity),即所表达的主观的感知、认识、判断、见解等的来源。"[1]那么,主体性就是表达主观感知、认识、判断、见解的自主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有表达意识的自我能力。而人物主体性在...
《宿客》中的叙述者研究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长城》  2014
关键词:阿格农  格尔尼卡  德称  艺术创造力  谢克  价值视角  罪感  拉法尔  第一人称叙述  妥拉  
摘要:《宿客》是阿格农三部代表性长篇小说之一。谢克德称:"在《宿客》里,阿格农的艺术创造力到达到了顶峰。"[1]邦德认为:"不像《婚礼华盖》,《宿客》在理解上几乎没有太多问题。小说的意义和语调——从开始到结束都维持在一个简单的...
余华所处时代的文学潮流对人物主体性的影响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长城》  2014
关键词:主体性  人物形象  文学潮流  subjectivity  理想主义精神  文学爱好者  冷叙述  在细雨中呼喊  叙述方位  后现代思潮  
摘要:余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自从他的代表作《十八岁出门远行》面世后,他一直备受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的关注。从余华前期小说文本来看,先锋实验性很强,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凌乱的、琐碎的,缺少完整性和统一性。那么,如果研究这些人物形...
浅论电视剧《手机》的故乡情结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电影文学》  2011
关键词:刘震云  电视剧《手机》  故乡情结  
摘要:刘震云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故乡情结,这不仅体现在他已经成名的小说文本中,而且也体现在电视剧《手机》的创作中。在电视剧《手机》中,刘震云融入了故乡农村的题材,塑造了一批新的中原农民形象;而且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映衬了都市人心...
阎连科小说中恶魔性缘起的文化因素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中文系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  2009
关键词:阎连科  恶魔性  文化原因  
摘要:阎连科小说中爆发了大量的恶魔性现象,本文试图从地域文化这个角度切入,挖掘其小说恶魔性因素大量涌现的文化原因。
解放区旧剧改革中知识分子话语规训途径探析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戏剧文学》  2018
关键词:解放区  旧剧改革  知识分子话语  规训  
摘要:知识分子话语不断被代表群众的民间话语和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所修正、限制、否定。这有助于深入理解解放区旧剧改革同五四时期的区别,也有助于理解20世纪50年代"戏改"的某些特征。
新中国文艺体制确立的风向标——对第一次文代会筹委会主办《文艺报》的考察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
关键词:《文艺报》  文艺体制  筹委会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主办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新中国  文艺工作者  
摘要:第一次文代会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次盛会,为总结过去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发表自己的意见,文代会筹委会主办了《文艺报》,这样一个平台使各种声音得以汇聚到一起。如果说后来的文代会报告确立了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代会筹委会主办的《文艺报》刊文倾向分析及思考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4
关键词:《文艺报》  当代文学史  毛泽东文艺思想  解放区文学  赵树理小说  周扬  李家庄的变迁  陈荒煤  《小二黑结婚》  艺术联合会  
摘要:在当代文学史研究中,人们普遍比较关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文艺报》(以下简称文联《文艺报》),而对于第一次文代会筹委会主办的《文艺报》(以下简称筹委会《文艺报》)则关注较少。其原因可能与目前学界习惯性地将1949...
庄子散文的现象学分析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董颖
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
来源:《长城》  2010
关键词:庄子散文  现象学分析  
摘要:按照波兰哲学家英加登的现象学方法,作品可以分作五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个层面是"声音"的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即文体层面,第三个层面是"世界"的层面,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观点"的层面和"形而上性质"的层面...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新乡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