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登记号:9412010R0697
完成人:史瑛[1];张跃胜[1];黄钰彬[1];郭俊敏[1];弥华[1];王博[1];杨彭嵛[1];庄羽[1];
第一作者:史瑛
完成机构:[1]新乡学院;
第一机构:新乡学院
年份:2010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金融理论;区域经济学
摘要:1.任务来源: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属于自选项目。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属于应用经济领域。该项目的研究旨在揭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从区域金融视觉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对策。研究中运用了国际上最新理论成果,分布动态(MEDD)分析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与分量回归(QuantileRegression)技术、面板数据的阈效应计量分析模型等原理和方法。3.性能指标:建立面板数据的阈效应计量分析模型,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阈效应和阈值点进行估计检验,揭示了二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建议加强地区金融机构体系和综合调控机制等措施,优化地区金融资源配置,避免商业银行微观行为对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渠道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通过调控区域金融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4.国外同类技术比较:运用分布动态(MEDD)分析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与分量回归(QuantileRegression)技术、面板数据的阈效应计量分析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研究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属于最新成果。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该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多维定量分析,揭示了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进规律,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多角度剖析,揭示了区域金融因素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变的关键作用,提出通过相应的政策调节措施推动区域经济向均衡协调发展。该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引入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分布动态(MEDD)分析方法,基于省级和地市级两个层面,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使用随机核密度估计技术并结合三维图形和等高线图分析,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布及演进特征,弥补了国内现有研究中对数据序列任意离散化产生的估计偏差。(2)将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与分量回归(QuantileRegression)技术相结合,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及其金融原因进行了重新审视,克服了传统方法只能度量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平均”影响效果的局限。分析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条件收敛起决定性作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经济增长收敛的速度越快。(3)建立面板数据的阈效应计量分析模型,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阈效应和阈值点进行估计检验,揭示了二者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达到经济稳态的过程中,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通过影响金融发展速度进而决定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低经济水平地区的金融水平会对当地经济增长形成阻碍。(4)从金融地理视角出发,建立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揭示地理空间效应对货币调控政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现行货币政策在执行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特征。6.作用意义:该研究不仅弥补了中国区域金融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促进了中国区域金融学和区域经济学、金融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协调区际经济利益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7.应用前景:项目研究成果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多维定量分析,揭示了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进规律,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多角度剖析,揭示了区域金融因素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变的关键作用,提出通过相应的政策调节措施推动区域经济向均衡协调发展。不仅弥补了中国区域金融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促进了中国区域金融学和区域经济学、金融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协调区际经济利益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