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先例现象解读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先例现象解读
作者:郭慧香[1]
第一作者:郭慧香
机构:[1]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一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年份:2014
期号:9
起止页码:161-162
中文期刊名:山花:下半月
收录: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11】;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项目:信息技术与英语翻转课堂的融合与构建(项目编号:SKL-2014-1449)阶段性成果;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成长小说视野下的福尔斯研究(编号2014-QN-415);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福尔斯后期小说研究(编号:SKL-2014-1583)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先例现象;解读;民族文学;认知结构;译文读者;语言现象;跨文化交际
摘要:先例现象的系统研究起源于俄罗斯。最近以来,中国的俄语界也对先例现象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实际上它不仅存在于俄罗斯民族文学中,也广泛存在于其他民族文学中。英美文学作品中就存在大量的先例现象,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本文对先例现象进行分析,结合读者接受理论,着重考虑不同民族在文化意识和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帮助译文读者领悟原文深刻的文化内涵,顺利解读先例现象,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先例现象与语言如影随形,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人们耳熟能详、有一定的结构和情感表现力的独特的语言现象,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1986年俄罗斯语言学家Ю.Н.Караулов首次提出了先例文本的概念。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