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传播研究被引量:22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来源:《出版广角》 2021
-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三农”短视频 “蜀中桃子姐”
-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三农"短视频将农村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通过短视频媒介真实再现,在展现农村面貌的同时与农业经济相结合,促...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发展——以《新京报快评》为例被引量:10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河南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
-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评论 《新京报快评》
- 摘要:在新闻业务中,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报纸的灵魂与旗帜,是一份报纸编辑水平和思想深度的集中体现,在增强新闻宣传核心影响力、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对以报纸为代表...
- 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变与不变被引量:6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来源:《出版广角》 2020
-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教学 智能化浪潮 人机合一
- 摘要: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体的智能化趋势将会使传统媒介边界变得模糊,并加速新媒体融合重塑的进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生产环节的重要一环,在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亟须变革。文章对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变与不变进行...
-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认知——从湖南卫视《晚间》改版遭批谈起被引量:5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 关键词:新闻 主持人 角色认知
- 摘要:从2006年黄健翔的"解说门"事件到2007年倪萍的"金鸡门"事件,再到2007年初湖南卫视《晚间》改版遭批,主持人的解说争议一直备受关注,有关主持人的话语权的争论也热战不休。究其原因,仍为主持人的角色认知概念淡化所致。...
- 浅议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被引量:3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 关键词:有声语言传播 问题 原因
- 摘要:当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原生态的口语成分过多、语言多碎杂、过多地使用方言俚语等。有声语言是语言传播者素质的集中体现。催生有声语言经典作迫在眉睫。
- 浅谈危机传播中新媒体的功能与作用被引量:2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 关键词:危机传播 新媒体 功能
- 摘要:在SARS危机出现后,每一个中国人亲历了政府主管部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危机的过程,从而亲身感受到了处理危机传播的重要性。大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机制尚不健全,于是在此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就显...
- 出镜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被引量:2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当代传播》 2011
- 关键词:出镜记者 现场 介入方式
- 摘要: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是当下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身临其境效果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但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佳化并不是现场报道与生俱来的,也需要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增强和提升对新闻报道的同步记录和...
- 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负效应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来源:《人民论坛》 2018
-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新闻传播 伦理失范
- 摘要: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风险,一旦触及道德底线,就会引发一些传播伦理失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智能技术与人的有机结合,实现新闻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应提升新闻...
-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与传媒系
- 来源:《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2009
-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 传播语境 视觉文化 现代传播媒介 传播过程 传媒技术 单位时间 休闲时间
- 摘要:视觉文化传播语境即指以现代传播媒介为平台,文字、语言逐步视觉化的进程中带给传媒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规定性、制约性的环境、氛围。在传媒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在有限休闲时间内收获更多的快乐成为当今受众...
- 浅谈现场报道中体验式采访的优势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 关键词:现场报道 体验式采访 优势
- 摘要:近年来,体验式采访以其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其较强的现场感和揭秘性,也受到了不少受众的喜爱和推崇,自然也成为一些媒体经常运用的采访方式。
- 浅谈广播电视动态式采访的技巧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 关键词:广播电视 现场报道 动态式采访
- 摘要: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的动态式采访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它把广播电视媒介的新闻传播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媒介对事件的记录功能完全地展示出来,从而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
- 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持人的情感表达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与传媒系
- 来源:《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2009
- 关键词:情感表达 突发事件 主持人 直播 新闻事实 社会效果 新闻播报 传播信息
- 摘要: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持人的情感表达,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者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好的直播主持人在新闻播报中不只是单纯地叙述事实,传...
- “激情”与“控制”: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主持人情感表达的核心要素——以汶川抗震救灾直播中主播哽咽为例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雅林
- 机构:新乡学院新闻传媒系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 关键词:激情 控制 突发事件直播 主持人 情感表达
- 摘要:汶川大地震的突如其来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动与感动,直播中主播们的情感表达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探索。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持人情感的原动力来源于哪儿?同是感动,同是哭泣,效果却不同,问题出在哪儿?带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以抗震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