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结果分析中...

成果/Result

已选条件:
  • 收录类型=北大核心x
  • 人物=杜荣x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2

视图:
排序方式:
共1页<< <1> >>每页显示条目数:
一幅完整而详细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图景——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90年代主要作家》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来源:《语文建设》  2021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罗曼诺夫王朝  二月革命  十九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  联合政府  重大事件  90年代  
摘要:学者们习惯将十九世纪视为俄罗斯文学的巅峰,但实际上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也毫不逊色,只是相对曲折且复杂多变。而这种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二十世纪俄罗斯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二月...
加兹达诺夫小说创作中自传性特征的演变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来源:《芒种》  2012
关键词:小说创作  俄罗斯文化  自传性  长篇小说  俄罗斯文学  性特征  短篇小说  纪实小说  侨民文学  作家  
摘要:加伊托·伊万诺维奇·加兹达诺夫(1903—1971)在法国成名,是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一浪潮中杰出的作家。在加兹达诺夫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自传性。他有5个长篇、21个短篇及唯一的纪实小说都是用第一人称叙述。
一抹蕴含希冀的绿色——《罪与罚》中“绿头巾”的精神象征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语系
来源:《时代文学》  2009
关键词:《罪与罚》  绿头巾  精神象征  
摘要:本文试图从一个极小的切入点——"绿头巾"入手,对其在小说中的精神象征意进行分析,从这一新视角来解读索尼亚在《罪与罚》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教育与家国意识的影视化表达研究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来源:《电影评介》  2017
关键词:家国意识  民族教育  影视化  西方发达国家  精神内核  改革开放  物质利益  游戏  
摘要:勿庸讳言,我国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过度倾向于物质利益,而导致精神内核的重要维系弱化,将精神内核的重要意义视为蔽屣,从而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无所不用其极的单纯追逐经济的全民游戏,其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民族教育与家国意识...
加兹达诺夫小说中的童年主题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关键词:加兹达诺夫  童年  记忆  艺术创造  命运  
摘要:本文论述童年主题在加伊托·加兹达诺夫小说中的作用。加兹达诺夫的主人公记忆中的童年世界对其生活和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童年主题也在小说中不断地复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和个人追求导致有相似童年经历的主人公有了...
罂粟花般的女性——论《决斗》中的女主人公舒萝奇卡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  2011
关键词:决斗  罂粟花  爱情  女性  
摘要:集美丽与罪恶于一身的罂粟花,是赠予亡灵的礼物。《决斗》中罂粟花般的女性——舒萝奇卡的所谓"爱情"毁了纳赞斯基的生活,使其变成了酒鬼;也毁了她丈夫尼古拉耶夫的生活,使其充当了她试图走出偏僻的驻防小城、爬上上流社会的工具;更...
小说《伤痕》标题的文字游戏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乡学院外国语院
来源:《语文建设》  2013
关键词:文字游戏  伤痕  诱惑力  进行曲  耻辱  
摘要:字母互换是构词和记忆外语单词的一种方式。《伤痕》的俄语标题为《Шрам》,将这个单词中的四个字母进行重组排列或谐音调换,此文字游戏就出现了另外的单词《Шарм》(诱惑力),《Марш》(进行曲)和《Срам》(耻辱),这...
论小说《夜路》时空中的夜巴黎形象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关键词:夜路  时空体  夜巴黎形象  纪实的艺术性  生存状态  
摘要:小说《夜路》在加兹达诺夫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夜巴黎形象塑造上。在加兹达诺夫的每部长篇小说中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有巴黎的形象。巴黎的城市形象在其他小说中是故事背景,但在《夜路》中巴黎却是小说的中心形象。作家运...
多媒体技术对外国女性文学教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来源:《轻合金加工技术》  2020
关键词:理论知识学习  贴近实际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  文学教学  信息技术  具象化  相对优势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枯燥的理学学科教学当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相对优势很明显,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感性的图片、声音、视频等,辅助学生更好...
加兹达诺夫小说的时空特征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关键词:时空特征  时间图景  空间材料  存在法则  艺术形象  
摘要:加兹达诺夫小说时空组织的发展明确揭示了一个复杂的趋势,小说中各种时空的结合揭示了时间图景的属性和存在之普遍法则,在其矛盾中观察主人公所处的世界。在多数情况下,加兹达诺夫从文本伊始就对地理空间进行限制,使其成为小说的空间材...
加兹达诺夫小说的叙事互文性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关键词:加兹达诺夫  卷首题词  经典文本  自我互文  叙事策略  
摘要:加伊托·加兹达诺夫是20世纪巴黎俄侨作家的典型代表,其作品具有欧洲现代主义文本典型的互文性特征,即想象力与现实交互的叙事特征。加兹达诺夫不仅在创作中自我引用,而且还利用文本间的相似性,大量引用或者仿作经典文本来构建风格独...
加兹达诺夫审美意识中的存在主义及乌托邦情结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杜荣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
关键词:俄罗斯  共济会  乌托邦情结  存在主义  审美意识  
摘要:加·伊·加兹达诺夫(Г·И·Газданов,1903—1971)是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一浪潮中的杰出作家。在加兹达诺夫的小说中,处处闪烁着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光辉,体现了作者对人、自然、社会等关系的存在主题的理性思考。同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新乡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