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结果分析中...

成果/Result

已选条件:
  • 收录类型=北大核心x
  • 人物=王明有x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视图:
排序方式:
共1页<< <1> >>每页显示条目数:
董必武对我国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贡献被引量:4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
来源:《理论探索》  2003
关键词:董必武  民主法制  人民民主法制  民主阶级  
摘要:董必武对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对人民民主法制的本质作了较早的科学界定 ,从对人民民主法制实践经验的总结中论述了人民民主法制的作用 ,即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配合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他还较早地提出了依法办事的...
试论河南古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历史系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关键词:河南  古都文化  保护与利用  
摘要:古都文化就是指先人在古都留给后人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种产物和遗存。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和遗存,古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厚重性、多样性、标志性。河南古都数量多、建都历史悠久;古都所属地区的各种文化资源丰富,影响...
毛泽东与1950—1952年的中国教育事业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关键词:发展方向  教育体系  教育改革  中国  教育事业  毛泽东  1950-1952年  教育史  
摘要: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破坏 ,195 0— 195 2年底 ,我国的教育事业相当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毛泽东在领导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 ,对教育工作也提出了许多重大...
试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探索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政史系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2008
关键词:毛泽东  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目标  
摘要:在中国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的严峻而光荣的历史任务。在这方面,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开拓探索。
试论新中国建立后董必武的法制观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历史系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关键词:董必武  新中国建立后  法制观  
摘要:董必武在长期领导新中国法制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法制观点。他提出了新政权建立后,必须废除反动旧法制,相应建立、健全人民新法制;法制是人类文明主要的一项,他对法制及法制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作了重要阐释;特别是在我...
我国统筹城乡关系的现实审视与求解之道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历史系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关键词:城乡关系  政策  困境  路径  
摘要:统筹城乡关系不仅关系到工业、城市化的进程,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关系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笔者从城乡关系政策的历史演变、城乡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城乡关系问题解决...
试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探索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政史系
来源:《江汉论坛》  2008
关键词: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  进程  
摘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开拓。在探索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非常深刻的教训,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今天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宝贵财富。
试论董必武对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探索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历史系
来源:《江汉论坛》  2010
关键词:董必武  新民主主义政权  探索  
摘要:董必武在长期领导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同时,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实质、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以及党政关系等问题作了艰辛的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加强政权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
毛泽东论孙中山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王明有
机构:新乡学院政史系
来源:《兰台世界:上旬》  2007
关键词:毛泽东  孙中山  革命  
摘要: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新乡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