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被引量:5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语系
-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中西之间的交流也与日俱增。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的差异,出现文化冲突,导致交际失误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建设和完善英语第二课堂被引量:5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2012
-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第二课堂 英语学习
- 摘要: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剖析目前英语第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更好地建设和完善英语第二课堂的方案,旨在充分、高效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积极延伸,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完成从知...
- 《都柏林人》的追寻被引量:2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语文建设》 2014
- 关键词:光明 文学 象征主义
- 摘要:本文从象征主义手法分析"光"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阿拉比》、《土》等作品分析,展示乔伊斯运用"刻薄语体"实现创作意图的精湛写作技巧,并表现他对都柏林人命运的人文关怀。
- 憧憬与幻灭——《悲痛的往事》的篇章结构分析被引量:1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语文建设》 2014
- 关键词:《悲痛的往事》 对立结构 短篇小说
- 摘要:乔伊斯创作《都柏林人》的目的是揭露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辛尼科太太的悲剧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麻痹"反映。她的内心满怀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憧憬,但在强大的外界因素下,她的希望幻灭了。本文着重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角度来分...
- 渴望·尝试·放弃——《菊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被引量:1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作家》 2012
-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约翰·斯坦贝克 菊花 伊莉莎
- 摘要:约翰.斯坦贝克在他的短篇小说《菊花》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在父权社会里渴望自由和独立,并大胆地迈出尝试性的一步,最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绝望地放弃梦想的女主人公——伊莉莎。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析导致伊莉莎梦想破灭、精神世界崩...
- 《雾都孤儿》中狄更斯的思想分析被引量:1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芒种》 2012
- 关键词:狄更斯 塞克斯 社会问题 孤儿 犹太人 小说 改革构想 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
- 摘要: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者之一,《雾都孤儿》是他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出生在济贫院的孤儿的坎坷一生,深刻地反映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无情地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和社会犯罪现象的猖...
- 《儿子与情人》中莫莱尔太太的性格分析被引量:1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 关键词:性格 依赖 母爱 情人
- 摘要:《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早期作品,带有极强的自传色彩,一直被文学界作为诠释和例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的范例。本文着重分析莫莱尔太太的性格及形成的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
- 《一朵浮云》的多元化创作手法探究被引量:1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 关键词:象征主义 反讽艺术 意识流 小钱德勒 精神瘫痪
- 摘要:《一朵浮云》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成年篇的第一篇,故事围绕小钱德勒与踌躇满志的老朋友的一次会面,反映他的精神瘫痪与顿悟。运用象征、反讽艺术与意识流手法揭示故事的瘫痪主题、剖析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 《格列佛游记》中人性及讽刺意义的体现被引量:1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 关键词: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人性 社会讽刺
- 摘要:《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4次航海经历,虚构出离奇的情节,重现了欧洲社会的政治、宗教、科学等方面的情况,并从理性的角度审视...
- 《秀拉》中的女性身体反抗诠释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
- 关键词:女性身体 反抗精神 人生 个性
- 摘要:托尼·莫里森在其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敢于冒险、勇于反抗的黑人女性—秀拉。通过秀拉,作者描述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他们与命运抗争所做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本文从女性身体的角度分析她的反抗精神,探讨人类生存...
-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动发展机制研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才智》 2014
-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 语言磨蚀 高校外语教育 基础教育 联动发展机制
- 摘要:本文根据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英语改革规划为前提,以语言磨蚀为理论指导分析语言磨蚀现象产生的因素,从高校外语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联动来探求外语教育的相应对策,以减少语言磨蚀,提高外语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效率。
- 《简·爱》女主人公的性格剖析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 关键词:简.爱 女性独立意识 不屈不挠
- 摘要:《简.爱》通过对女主人公曲折经历的描述,塑造了一位对生活、爱情和社会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在挫折和不公面前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从她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中,她的独立、倔强,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性...
- 麦克白的悲剧命运分析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群文天地》 2013
- 关键词:莎士比亚 麦克白 悲剧 命运
- 摘要:文章着重从内外因方面研究了麦克白如何从一个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深刻揭示了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对人性的吞噬,表现了极端个人主义生活道路的反人道的实质。麦克白悲剧的发生存在着内在必然性,这就是他天性中的野心...
-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反讽艺术简析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长城》 2013
- 关键词:海勒 生存状态 底层民众 十二条 人物形象 就这样 创作风格 精神向度 人员名单 表里不一
- 摘要: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于1961年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该小说的创作风格新颖独特,开创了黑色幽默的文学流派。它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的史诗,也被列为大学生的必读之书。小说的文章结构看似松散混乱,人物、事件...
- 莫里森《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雪莲》 2015
-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爱》 女性意识
- 摘要: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爱》中描述了不同的黑人女性的命运及选择,构造了黑人女性形象,凸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 顺应理论指导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 关键词:顺应理论 动态顺应 英语阅读教学
- 摘要:顺应理论属于语用学范畴,本文在阐释顺应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在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上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着重从动态顺应的视角分析顺应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促进价值。
- 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 关键词:英语电影 大学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英语电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肯定英语电影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充分发挥英语电影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 框架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择业焦虑研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成功:中下》 2013
- 关键词:框架理论 择业焦虑 自我定位
- 摘要:当今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择业尤为艰难,在择业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毕业生容易产生择业焦虑。择业焦虑对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分析择业焦虑的形...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学科网络信息深度聚合框架的创新探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才智》 2014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外语学科建设 网络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 摘要: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本科院校应用型功能的体现愈发重要。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外语学科的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外语学科构建的视角,探讨外语学科建设与网络信息技术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之途径。
- 解读《名利场》中的讽刺体现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 关键词:讽刺 人物形象塑造 社会背景 小说结构与手法
- 摘要:在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中讽刺意义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是一部人物、情节以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作品。作者以其辛辣的笔调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千变万化的矛盾冲突的梳理,为读者呈现了一部19世纪的讽刺...
- 《土》中玛丽亚的自我主体性构建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
- 关键词:玛丽亚 自我主体性 万圣节 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
-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在谈到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创作意图时强调,他要为自己的祖国编写一部精神史。因此,《都柏林人》就如一面镜子,乔伊斯希望通过镜中的故事、人物来唤醒处于精神瘫痪、道德麻痹状态的国人,鼓励他们走出困顿。其中的一...
- 以框架理论解读《偶遇》中的精神顿悟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
- 关键词:精神顿悟 乔伊斯 框架理论 《都柏林人》 理论解读
- 摘要: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种语言认知理论,主要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框架理论认为对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必然要涉及与其相关的其他概念。与对语言的理解相似,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理解同样要涉及与人物相关的其他概念。
- 网络多媒体辅助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时代教育》 2013
-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 英语专业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 摘要: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为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高效地将这一现代技术融入教学是当今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充词汇量,有效开发课内外阅读三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专业阅读的教学模式...
- 科技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 关键词:科技时代 大学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
-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多媒体、电子书等先进技术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在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技术的同时,师生的情感渗透成为当今学者关注的焦点。单纯的技术向度追求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既影响教学效果又不利于人才的综合素...
- 《都柏林人》的死亡与救赎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山花:下半月》 2014
- 关键词:《都柏林人》 救赎 死亡 乔伊斯 欧洲大陆 社会陋习 祖国 理查兹
- 摘要:年轻时的乔伊斯背井离乡,漂泊于欧洲大陆,此后,他终生在国外度过。一切源于他对都柏林生活的失望,对社会陋习的鄙视及对都柏林人身上的精神麻痹的痛心疾首。离开祖国多年,他站在远处观察和剖析自己的祖国。对于《都柏林人》,乔伊斯在...
- 《都柏林人》的逃避主题分析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 关键词:都柏林人 逃避 精神瘫痪
- 摘要:文章探索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主题之一:逃避。通过分析《一朵浮云》、《悲痛的往事》和《死者》中主人公的逃避、逃避的方式以及逃避的失败,揭示造成他们精神瘫痪的原因。
-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乔伊斯和伊芙琳的选择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芒种》 2012
- 关键词:存在主义 伊芙琳 乔伊斯 都柏林 自由选择 解读 承担责任 存在先于本质 弗兰克 爱尔兰
-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都柏林人》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伊芙琳》是其中的第四篇。《都柏林人》中的故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为背景,以都市平民的生活为素材,15个故事贯穿同一个主题:死气沉...
- 生态批评视阈的海丝特生态自我观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作家》 2013
- 关键词:《红字》 海丝特 生态自我观 自我人格重构
- 摘要:生态批评是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新视角。生态自我观具有勇于承担的人格魅力,自我和谐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从更高层次看是一种生存和道德智慧。《红字》中的海丝特是一位在父权主义、清教教规以及道德谴责的夹缝中生存的女性,她没有屈从命运...
- 浅析英语惯用法的变化被引量:0收藏
- 作者:郭雯静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 关键词:惯用法 语言变化 英语学习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中的惯用法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文章归纳、总结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英语惯用法的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和论证,旨在揭示其奥秘,便于学习者掌握其规律,为学习者准确地使用这种语言提供有力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