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衡与制衡:教育政策执行的困境与消解被引量:12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
- 关键词:失衡 制衡 教育政策执行 困境 消解
- 摘要:教育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政策之一,其提出和制定是价值选择的结果,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兼顾其他利益群体的诉求,进而真正体现出教育政策的公共性特征。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度变迁时期,尚未形成高度适宜教育政...
-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蕴被引量:8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 关键词:新课程 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
- 摘要: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统一。价值的重新定位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关注的中心应该是人而不是学科;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 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的研究被引量:3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 2015
-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教育实践能力 质的研究
- 摘要: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师院校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质的研究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深度探索。通过访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作为部属重点师范院校的海滨师范大学,其学前教育系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外国教育名著选读”课程为例被引量:2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 2016
-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 讲授 内化吸收 讨论
-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创立的,这种教学模式吸收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外国教育名著...
- 道德内化: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逻辑基点被引量:2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 2011
- 关键词:社会认同 道德内化 逻辑基点
- 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现不仅要求优化道德内化形成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完善道德主体的内环境,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提升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和利...
- 个体道德自律心理机制形成的思考被引量:1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 关键词:个体道德 自律心理 机制 形成
- 摘要:自律是反映人自身本质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指人们通过对外在制度、伦理、规范的认同,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认知模式来指导自身行为。道德弘扬主要是通过人们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等驱使主体作为来实现的,是道德主体理性...
- 教育秩序:个体行为秩序化形成的制度需要被引量:1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 关键词:教育秩序 个体行为 秩序化 制度需要
- 摘要:个体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其行为对社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力量。教育使个体秉承了一种自我塑造的基本权利,是人们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使培养个体行为秩序化成为可能。教育目的的实现依凭于教育秩序的建...
- 以诚信教育促进个体幸福感提升的路径探索被引量:0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 2011
- 关键词:诚信教育 个体幸福感 获得 路径
- 摘要:个体幸福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受个体内化的成长环境影响,幸福感的形成基于感受主体的人性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有德行的教育生活,诚信作为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为人之本、立德之源,对人们实施更多的诚信教育是个体幸...
- 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研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刘春梅
- 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 2018
- 关键词:知识教学 核心素养 功利主义 知识符号
- 摘要: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存在关联,知识教学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核心素养培育是知识教学的目的。然而,传统的知识教学却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前知识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学理念功利化、教学内容符号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