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多元文化视角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被引量:3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 关键词: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描写了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小说中母亲和女儿的冲突不仅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更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差异。
- 英语课堂情感牵引研究被引量:3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9
- 关键词:英语情感牵引 教材 组织 评价
- 摘要:教育中教是重点,育也不可忽略,育有育情、育人之意。育情是根本,是教育的根基所在。缺失情感的教育,好比没有根茎的树木,只会黯然失色直至枯萎。英语课堂以情感牵引学生,需教师积极投入、保持稳定的情绪,给学生创造有爱的氛围、快乐...
- 探究《远大前程》中皮普的精神幻灭与自我回归被引量:2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 关键词:精神幻灭 自我回归 性格变化
- 摘要:狄更斯名作《远大前程》着重反映了社会环境和人的意识行为互为关联的问题,小说主人公从一个纯朴乡村少年到成为沾染恶习的上流社会的绅士,再到最终幻想破灭的过程,体现了幻想的破灭和人生真正意义的领悟。
- 灾难性事件对外报道探析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青年记者》 2018
- 关键词:灾难性事件 对外报道 舆论导向 世界
- 摘要:灾难-性事件对外报道的重要性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发生灾难的地区时,及时公布灾情,把控舆论导向,做好对外报道,让世界了解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就变得刻不容缓。
- 《嘉莉妹妹》折射出的消费文化因素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 关键词:消费文化 商品化 人生观
- 摘要:20世纪初期美国的消费方式开始呈现出商品化趋势,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最早反映这一社会现象的小说。《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消费、情感消费、身体消费等方面,女主人公迷惘、拼争、成功继而沉默自省的生活经历很好...
-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 关键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现代主义 技巧 革新
- 摘要: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苏醒》3部长篇小说体现了他从告别传统到步入现代主义的高峰继而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历程。作为迈向革新的开山之作,《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运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为作者...
- 威尔斯反乌托邦小说《莫洛医生的岛屿》的社会功能研究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 关键词:乌托邦文学 社会功能 隐喻
- 摘要: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以科幻小说和乌托邦小说著称于世,他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进行乌托邦创作,使得科幻小说一举成为20世纪西方乌托邦文学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并进一步加强了乌托邦文学批判现实的社会功能。在《莫洛医生的岛屿》中,威尔...
- 《达洛维夫人》中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海外英语》 2015
- 关键词:现代主义 技巧 革新
- 摘要: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采用了以一日为框架的小说模式来反映现代人的异化感和末日感。作者以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取得了小说内部结构的平衡与和谐,充分展示了意识流小说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
- 探究狄更斯笔下的三种儿童形象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科教文汇》 2015
- 关键词:儿童形象 转变 关注
- 摘要:采用儿童视角来反映生活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儿童与童年是狄更斯的小说题材和艺术想象力的核心。他在处理儿童形象方面独具匠心,并成功地通过孩子纯真的目光来审视冷酷的现实世界,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
- 西进运动与美国民族精神的养成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 关键词:西进运动 民族性格 深远影响
- 摘要: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非常深远。西进运动发展了美国人的民主意识,培养了美国人崇尚自由、平等和竞争的性格,造就了美国人勇于冒险的性格,培养了美国人喜欢迁移的性格,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想。西进运动中培育出...
- 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叙事手法研究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
- 关键词:儿童视角 叙事 转变
- 摘要:采用儿童视角来反映生活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儿童与童年是狄更斯的小说题材和艺术想象力的核心。他在处理儿童的视角方面独具匠心,并成功地通过孩子纯真的目光来审视冷酷的现实世界,他的儿童叙事也经历了从第三人称向第一人...
- 解读《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的觉醒过程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 关键词:觉醒 艾德娜 女性意识
- 摘要:《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艾德娜不满足于无聊乏味的家庭生活,希望摆脱社会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种种枷锁,从最初的压抑和困惑走向最终的觉醒和反抗。艾德娜的觉醒过程经历了性意识觉醒、爱情观觉醒、人生观觉醒和彻...
-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原文化关键词研究被引量:1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大众标准化》 2020
-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原文化 文化传播
- 摘要: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原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数量大,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历史文化宝库。因此,中原历史文化理应成为"文...
- A hybri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l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Internet+ education platform被引量:0收藏
- 作者:Li, Lin
- 机构: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来源:Applied Mathematics and Nonlinear Sciences 2023
- 关键词:E-learning - Education computing - Efficiency - Forecasting - Learning systems
- 从《到灯塔去》看伍尔夫的和谐观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北方文学:中》 2015
- 关键词:矛盾 和谐 统一
- 摘要:作为一部现代主义小说,《到灯塔去》深刻的揭示了人物的感性生活,探索了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位于生活表象之下的内在真实。这种情感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希望从动乱中求得宁静,从混沌中寻求秩序的创作意图。
- 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对立统一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文学教育》 2015
- 关键词:矛盾 和谐 统一
- 摘要:作为一部现代主义小说,《到灯塔去》深刻的揭示了人物的感性生活,探索了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位于生活表象之下的内在真实。这种情感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希望从动乱中求得宁静,从混沌中寻求秩序的创作意图。
- 解读《到灯塔去》中的直觉与理性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
- 关键词:矛盾 和谐 统一
- 摘要:直觉与理智是伍尔夫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无论是描写《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妇,还是《达洛维夫人》中形形色色直觉与理智的代表,作者都是在寻找一个平衡点、一种和谐的状态。因为她认为直觉与理智的和谐统一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 浅议陶渊明与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 关键词:自然诗 美好 邪恶
- 摘要:我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和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都以自然诗著称于世。然而由于这两位诗人时空距离遥远,又分处两个不同的国度和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他们诗歌中的"自然"也蒙上了不同的色彩。对他们的诗歌中的"自然...
- 《莉吉娅》中人物的心理分析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 关键词:表现手法 心理分析 超凡之美
- 摘要:爱伦·坡的死亡恐怖短篇小说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他运用独特的创作手法来表现他独特的人生体验、精神孤独、对死亡的预见及对理想之美的渴望。他尤其擅长描写人类心理的无意识活动,探讨人的精神状态。该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莉吉娅》中...
- 突出本土意识,提高外国文学教学质量——评《美国文学大辞典》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语文建设》 2020
-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 科技发展计划 本土意识 典籍翻译 教学研究 一带一路 前沿性 以我为主
- 摘要:虞建华教授主编的《美国文学大辞典》是一部具有辞典性质的美国文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自主编撰的外国文学工具书。笔者在参与2018年度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对高校翻译专业典籍...
- An Interpretation of“Flowers”and“Man”in Lady Chatterley's Lovers被引量:0收藏
- 作者:LI Lin
- 机构: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 来源:Overseas English 2014
- 关键词:flowers nature life love
- 再论《亨利四世》中哈尔王子性格的复杂性(英文)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5
-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尔王子 复杂性
- 摘要:哈尔王子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历史剧《亨利四世》的主人公。表面上看这部剧的主题似乎是关于"浪子回头",讲述哈尔王子如何从一个不羁浪子变成一个理想君主。然而哈尔王子混迹于土匪中并不是由于年少无知,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可以看...
- 读者反应理论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 关键词:读者反应理论 英美文学教学 自主学习
-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读者反应理论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
- 解读《阿拉比》中的几种意象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才智》 2013
- 关键词:意象 象征意义 主题
- 摘要:乔伊斯的短篇名作《阿拉比》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以及幻想破灭的过程,故事中出现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意义的意象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三类意象所蕴涵的丰富象征意义,可以更好地领悟乔伊斯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
- 非裔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变迁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3
- 关键词:黑人形象 变迁 联系
- 摘要:本文通过解析三部在美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小说,探讨黑人形象变迁经历的四个阶段,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即早期黑人奴隶的形象,即逆来顺受的沉默者;美国内战之后的黑人形象,即为丢掉传统的被同化者;主人公完成了身份认定和自我认识...
- 殊途同归——《宠儿》与《紫色》主题解析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4
- 关键词:黑人女性 悲剧 成长
- 摘要:《宠儿》和《紫色》分别是托尼·莫里森和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她们在小说中以不同的手法构建了黑人女性的成长之路,真实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饱受歧视和压迫的生存状态和她们觉醒后奋起抗争的艰难历程,同时也揭示了造成黑人女性悲剧的根...
- 解读《宠儿》中四种不同类型的黑人女性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4
- 关键词:黑人女性 悲剧 根源
- 摘要:《宠儿》是著名的非洲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真实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饱受歧视和压迫的生存状态和她们觉醒后奋起抗争的艰难历程,同时也揭示了造成黑人女性悲剧的根源。
- 浅谈非语言交际手段对英语教学的有效促进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才智》 2014
- 关键词:体态语 应用 外语教学
- 摘要:尽管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它比有声语言更能清楚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本文主要阐述了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的必要性,并指出体态语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公爵夫人的死因新探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 关键词:布朗宁 公爵夫人 男权 女权 女性
- 摘要:布朗宁的名作《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长期以来在英国诗坛享有盛誉。不少读者对公爵的冷酷无情愤怒不已,对公爵夫人的悲剧结局扼腕叹息。文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出发,认为男权至上的婚姻制度,及公爵夫人自身行为有悖当时社会准则和不能适应...
- 《双城记》中人道主义的两面性被引量:0收藏
- 作者:李霖
- 机构: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 关键词:人道主义 阶级对立 局限性
- 摘要:狄更斯的《双城记》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揭露了社会的种种黑暗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欧洲大陆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狄更斯对灾难深重的人民大众深表同情,真切希望他们能够摆脱压迫,然而又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革命,他的人道主...